栏目列表
 
落实“双减”提质效 特色作业放异彩

来源:向阳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23-04-13 15:33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是减负增效的必要途径,如何让作业减“量”增“质”,既兼具创意又保有温度,既充满趣味又满含思维深度,我校将“作业”设计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以“提质”为核心,以“特色”为方向,对我校学科作业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与探索,将学科作业分为基础类作业、拓展类作业、实践类作业。既实现了作业独特的育人功能,又积极引导教师更新作业观念,积极探索与实践,真正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基础作业保质量

    如何利用孩子在校的有效时间,做扎实高效的练习是设计基础作业的原则。双减背景下需要利用在校有限的课堂时间必须进行高效的练习和巩固。以数学学科为例,无论是计算训练作业、阶段小结作业,还是易错点训练作业、单元梳理作业,都是老师一道题一道题精挑细选出来的,避免机械重复、没有重难点之分的作业来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拓展作业提思维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散性的发展是该校设计拓展类作业的前提。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出具有高度合理性的拓展性作业。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所设计的拓展性作业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及新颖性。教师只有通过不同难度题目的设计来突出层次性,围绕学生学情,设计与之相符的练习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最终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

    三、实践作业促体验

    如何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我校设计实践类作业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教师积极设计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的各种作业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实践操作类作业。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不失时机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教师根据所学内容提前布置实践作业,比如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克与千克》,由于现在的孩子缺乏这样的生活经验,所以布置实践作业:让孩子星期天逛一逛,试试去称出1千克的苹果、鸡蛋之类的物品,并掂一掂,再数一数1千克物品的个数,这样的实践作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量感,又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作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考验着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功底。教师精心设计作业,给学生自主表现提供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作业不应该是负担,而是一个充满美好的入口。

地址:柳河镇振兴大街2565号 邮箱:lhjyjxxk@163.com 技术支持:长春首佳科技有限公司
吉ICP备18004413号
吉公网安备220524020000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