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督学责任区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经常的形式,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加速学生读写的形成,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基于此教育局教育科出台了关于课外阅读的相关文件号召全县中小学校积极开展阅读活动。为摸清责任区各校开展课外阅读的具体做法我们第五督学责任区督学对辖区的六所学校就课外阅读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第五责任区共有六所学校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两所小学、两所中学,各校都能按照县局要求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通过活动开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部分同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课外阅读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各校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主抓班主任、语文教师具体实施的。学校制订了关于课外阅读活动的相关计划和措施。
(二)采取妥善措施,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1.各班建立班级读书会,并把学生分成书友会,便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交流。
2.每天中午组织学生课外读书半小时,学校安排读书会会长检查督促。
3.各班建立图书角,保证学生有图书阅读,学校图书室向学生开放。
4.建立课外阅读考核机制,学校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检查。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学期末对学生进行抽测。
(三)激发读书热情,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活动
1.读书节活动。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读书节活动。
在读书节活动中,各班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故事会、读书交流会、优秀读书笔记展、阅读小报展等。
2.亲子共读活动。
3.课外阅读课内抓。各班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课和课外阅读交流课。
4.读书打卡,养成习惯。
5.学校向学生推送课外阅读在线测试小程序,以便学生随时检测自己的阅读质量。
6.积极开展“书香班级”“背诗能手”“星级阅读博士”等评选活动,选出读书能手和读书标兵;
7.开展“我最喜欢的书”读书推荐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推荐自己喜欢的好书。
(四)取得成果
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了学生眼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人文底蕴,学生的审美、想象、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课余时间(双休日)大部分家庭缺乏读书氛围,学生借阅图书渠道不畅。
2.少部分教师课内阅读课时常被其他课挤占。
3.学校图书室资源没有效利用。
三、调研的结论与建议:
结论:
从对各校的课外 阅读具体做法和取得成绩来看,在校领导、老师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课外阅读已成为中小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也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几点建议:
1.结合年龄段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低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女同学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同学对史地、体育、科学方面感兴趣。
2.有效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学生进行阅读既要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的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读书活动,如读书小报交流会、课本剧表演、诵读比赛以及主题式引导和探索性读书活动。
3.让亲子阅读形式得到充分发挥。
4.狠抓落实
抓好时间落实,学校安排的阅读课要落实保证每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专时专用,不能挪做他用,对学生自由阅读时间要落实,减少机械性抄写作业量,增加阅读时间。
抓好指导落实,老师的指导课主要是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精美文章可以朗诵一段,可以简要讲一些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阅读方法要多样化:从摘抄、批注、质疑、欣赏、写读后感等多种角度进行指导。
抓好活动落实,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故事会、辩论赛、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评等让每一项活动都落到实处。
抓好检查落实,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进展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使学生养成习惯并且及时进行表扬,扩大影响。
总之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广泛的兴趣阅读,希望我们都能共同关注学生的阅读现状,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都能体验到健康阅读的快乐。
吉公网安备220524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