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责任区
根据柳河县教育督导工作安排,2023年对第四责任区的义务教育学段学校“双减”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调研工作采取实地踏查、材料查阅、问卷调查、教师学生及家长座谈等形式进行,充分掌握各学校对“双减”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情况,并对现在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第四责任区共有6所义务教育学段学校,其中有三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分别是红石镇学校、兰山学校和柳南中学,都是9个年级;一所中心小学,柳南中心小学,有6个年级;一所村小,红石小学,6个年级;一所教学点,柞木小学,3个年级,四到六年级。
红石镇学校,学生数是262,教师数是51;红石小学学生是107,教师数是17;兰山学校学生数是103,教师数是30;柳南中心校学生数是121.教师数是34;柞木小学学生数是15人,教师数是10;柳南中学学生数是224,教师数是39。
二、贯彻落实情况
通过两年多的跟踪检查和调查掌握的情况看,各校都能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和精神,深刻领会“双减”工作重要意义,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层层推进落实、强化工作部署,制定各项制度,制定各项措施、强化了管理与监督与指导,并把“双减”工作考核纳入到了年终考核中去。
(一)规范办学情况
各校都能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努力开好全部课程;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基本没有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度等情况。
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基本不存在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排名、公布考试结果,没有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的现象,没有将初中各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初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成绩与升学挂钩等违规行为。
建立了教师有偿补课查处机制,及时有效查处教师有偿补课的违规行为。
(二)作业管理情况
建立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每学期初制定作业详细规划,对作业总量进行审核监管。每周五前上交下周作业布置情况,教学校长或主任对作业时长、难度等进行调控,然后公示在各班级的门口,让所有教师学生都清楚本周作业情况。每学期都至少组织开展了一次作业评价。
各位教师都能加强作业研究,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教师对布置的作业都能做到全批全改;不存在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等违规行为。
建立家访工作长效机制和评价考核制度,开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师家访工作,每学期都能随时和集中对所有学生进行家访,平均每人一次以上。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切实发挥家校育人合力。
(三)开展课后服务情况
课后服务“一校一案”,各校都能向家长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清楚课后服务的目的和具体实施方法,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签订了《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协议书》,截至目前,6所学校,共有832名中小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占比为100%,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100%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100%全覆盖。并且保证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为课后服务配备充足的师资力量,参与授课教师154人,占比为85.13%,其他为管理人员。为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足额发放补助。课后服务相关经费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家长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予以保障。参加“托管服务”的学生,按照上级规定收取课后服务费,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给予减免费用。
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评价内容之一,作为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业绩考核的重要参考。
科学制定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组织开展了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基本上不存在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的违规行为。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校认真都能认真落实“双减”政策,但是“双减”工作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一项工作。各校在落实“双减”政策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领导能力、师资力量、校园资源方面等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小的问题。
(一)教师和家长对“双减”的认识还有一些偏差
现在整个教育的政策还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特别是中考招生政策,还是按照升学考试的一次性成绩为标准,虽然现在招生人数有所增加,比例有所提高,但是还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学校与学校之间需要竞争,班级与班级之间需要竞争,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竞争,所以提高学生成绩,增加升学考试分数还是重中之重,备、上、批、辅、考,哪个环节也不能放松,所以教师和家长还是希望多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稍大的作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师资力量薄弱,课后服务质量不高
课后服务中,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中,各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农村学校,一些体音美专业教师缺乏,正常的课只能是保证开齐开足,都不能保证开好,更何况课后服务,想找一些专业的教师开展相关的各项活动,比较困难,所以课后服务除了作业辅导能做好之外,做一些其他活动,质量都不高。
(三)活动场所受限,不能保证课后服务的质量
农村学校基础建筑比较紧张,除了教室之外,其他功能室不能达到完全满足和合格,在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如果是辅导作业之外的各项活动,应该有一些相应的场所,还应该有一些相关器材,大多数学校都不能满足在班级之外再选场所,更不能提供相应大型器材,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花销比较大的就更是不敢去要求家长准备,这就限制了各项活动的开展。
四、几点建议
(一)开展有效的宣传工作让教师和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国家的政策方向。
宣传工作是落实“双减”政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强化具体的操作和配套措施,面向师生进行政策宣讲和释读,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推动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二)努力申请更多的专业教师,挖掘各教师的特长
在积极申请专业教师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各位教师的特长,并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更好地开展各项课后服务,让学生不单单地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更让他们利用好课余时间掌握更多的技能。
(三)积极利用现有的场所,开发农村的各种优势
农村有着学生数比较少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合理安排各项活动,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充分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并能学习和掌握各项活动技能,做到寓教于乐。
吉公网安备220524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