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双减”背景下课后作业管理的思考

来源:督导室     发布时间:2023-07-10 16:12

【案例背景】

2021724日,为了切实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双减政策。“双减”政策正式提出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减轻课后作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严重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只有通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才能保证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发展,使他们能快乐成长。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教师安排合理的课后作业是教育的常规化工作方法和手段之一,作业的科学安排,能够对课程教学工作的高质量推进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课后作业安排的督导工作,以此不断提升作业的合理化。

【案例描述】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江雪》一课学习中,教师通过认真备课、出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完成课堂教学环节、带领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句的讲解,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后,为学生安排的作业是根据自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绘制一幅雪天垂钓图,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为图画添加色彩。

通过督导和评估后可以了解到,与传统默写或抄写古诗的作业相比,这一作业内容显得格外的新颖,学生绘制图画的过程就是对古诗内容再次展现的过程,一幅雪天垂钓图就是诗中情景的再现,再加上色彩的融入,能够使作业内容显得更加的生动。在古诗的背诵和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回想自己绘制的图画,这能够使古诗内容以及作者描绘的场景呈现在脑中,这对于古诗学习效果及背诵效率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在督导中发现,该项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传统的课后作业相比,这一作业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使学生不再将作业作为一项枯燥且有负担的事情,提升其做作业的主动性,并借助作业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这对于课程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围绕上述课堂作业来看,督导人员深入学生之中,通过与学生的深入沟通了解到,与先前的语文作业相比,虽然作业完成时间相差不明显,但是学生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作业负担,反而非常乐意完成该项作业,再加上教师课上的正确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该项作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足以说明教师真正体会了“双减”政策中对作业的要求,结合学情,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具有个性化,学生易于完成和接受,寓教于乐,不机械而且有效。

【案例分析】

围绕学科教师安排的作业来看,相应的督导工作重点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作业内容进行了督导。具体而言,要结合“双减”政策对作业管理要求,再通过督导工作的开展,检查各学科作业量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缩减,作业内容是否与所学课程具备明显的相关性,是否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从教师层面来看,作业内容的合理安排,能够使作业为课程教学的服务效果更好的突显,以此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从学生层面来看,做作业可以看作是一个对所学知识回顾和运用的过程,确保作业内容的合理性,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以此不断提升学习效率。

第二,对作业的形式进行了督导。通过相应的督导工作,从学校层面来看,查看监督学校是否结合学生实际建立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是否建立学生作业公示制度,是否有专人负责,是否制定详细的作业规划,是否对作业总量进行审核监管,是否定期组织开展作业评价,确保作业难度不超过国家要求的标准。从教师层面来看,是否统筹加强作业管理,评估教师为学生安排的作业形式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创新性,是否能够通过对作业形式的合理调整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是否加强了作业的研究,是否能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的功能,作业是否体现分层、弹性、个性化,坚决制止教师留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和无效性作业。监督教师是否对所留作业能全批全改,是否存在要求家长检查作业、批改作业、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或者用手机完成作业等违规行为,并进一步评估是否真正达到了“减负”的要求。

第三,对作业完成时间进行了督导。督导人员通过了解学生各学科作业的完成时间,从小学一二年级到初中九年级都要认真监督监管,评估各学科教师当天预留的作业是否按照“双减”规定真正达到了“减负”的要求。

第四,对作业考评制度进行了督导。各学校是否按照《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家访工作长效机制和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认真开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师家访工作,家访工作要求每学期初和学期末各一次,摸清了解学生在家完成作业情况,及时通报给相关任课教师,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切实有效发挥家校育人合力,使“双减”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案例反思】

“双减”背景下对学生作业的安排,要能够真正完成“减负”的目标。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学生在作业管理方面措施如下:

第一:以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制定作业精编制度、作业布置公示制度、作业检查制度和考评细则,并纳入学校量化管理。根据作业管理制度和考评细则,及时整改作业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尽可能融入趣味性元素,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第二:要注重作业内容总量及形式的创新,比如,在传统文字性作业的基础上尽可能融合实践性内容,以此提升作业的效果。严格按照学校制度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精心设计,分层布置。要求任课教师依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作业,做到分类分层布置作业,鼓励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同时,将综合实践及体育活动等纳入家庭作业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动脑能力。

第三: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与提升计划,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为学生顺利完成作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加强作业设计和研究,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好、吃得饱。

第四:做好学生的作业分层工作。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完成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激发兴趣去做更高一层次的作业,对于这些学生采取多种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发孩子的自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感到完成作业也是课堂知识的巩固与延伸,不是教师给的强制任务,让做作业变得轻松,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第五:作为督导人员,要能够严格对照“双减”政策内容,进一步加强“双减”政策的宣传,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了解作业的安排是否符合“双减”政策相关要求,并针对作业的完成过程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是否真正感受到负担减轻。

第六:督导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学生作业的安排,切实进行督导和跟进,促使“双减”政策能够在学校真正得到落实。(柳河县教育局责任督学  刘艳杰

 

地址:柳河镇振兴大街2565号 邮箱:lhjyjxxk@163.com 技术支持:长春首佳科技有限公司
吉ICP备18004413号
吉公网安备220524020000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